常服蜂王乳與乳腺癌發病率沒有相關性
曾幾何時,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廣為流傳,即蜂王乳中含有大量激素成分,可誘發乳腺癌。對此,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中國蜂協蜂產品醫療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呂澤田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很多人由於不了解蜂王乳的特性,盲目相信了這種以訛傳訛的說法,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常服蜂王乳與乳腺癌發病率存在相關性。
蜂王乳有些營養成分至今尚未破解
呂澤田教授介紹說,蜂王乳是3至10日幼齡工蜂頭部營養腺分泌出來的一種乳白色或淺黃色漿狀物。蜜蜂分泌王漿是用來飼喂1至3日齡的幼蟲,另外是用來飼喂蜂王,蜂王終生都吃王漿,誕生16天生殖器官就很發達,體質健壯,壽命長達5年以上。而3日齡以後吃不到王漿改吃蜂蜜、花粉的工蜂則生殖器官萎縮,壽命只有一個月。無論從發育狀況和壽命都可以看到王漿的作用之大。
蜂王乳化學成分非常複雜,且各營養組合十分奇妙,現代科學還無法準確地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也無法人工合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癸烯酸,又稱王漿酸,它是至今人類發現僅在王漿中天然存在的成分。更為神秘的是,女王蜂子中還含有占其重量2.48%的未明確物質,被人們稱為R物質。
鮮王漿的主要成分是按生物生長髮育所需要天然搭配而成,按比例組合而成,礦物質成分與含量幾乎與人的血液一致。蜂王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活性成分可分為三類,即類胰島素、活性多肽和γ球蛋白,具有調整機體新陳代謝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含有約20%轉化糖和20多種氨基酸,含量較高的是賴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等成分,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含有大量的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B族量最多;還富含鉀、鈣、鎂、鈉等礦物質,以及抗壞血酸氧化酶、轉氨酶等酶類成分。此外,還含有有機酸、乙醯膽鹼和多種微量元素。
常服蜂王乳與乳腺癌發病率沒有相關性
據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檢測表明,蜂王乳中性激素的含量遠遠低於肉、蛋類食品。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通過300例乳腺癌病人與吃的保養品服用者進行平行對照,表明服用者與乳腺癌發病率沒有相關性。
近幾年,我國蜂王乳年產量約為3500至4000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 與日本相比,我國蜂王乳消費水準要低得多。日本幾乎不生產蜂王乳,完全從中國進口,是我國蜂王乳最大的進口國。日本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利用蜂王乳對一些疑難雜症進行治療和養生保健,蜂王乳很快在日本流行起來,幾乎家喻戶曉。日本每年蜂王乳的消費量超過400噸,每年人均蜂王乳消費量是我國人均消費量的3倍以上。但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日本是世界發達國家中乳腺癌發病率最低的國家。
消費者怎樣挑選蜂王乳製品?
呂澤田教授指出,我國《蜂王乳國家標準》實施後,對提高蜂王乳品質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毋庸諱言,某些不法經營者為了牟取暴利,在蜂王乳中添加水分、澱粉、乳製品等成分,導致少數蜂王乳的品質不達標,主要是王漿酸含量和水分不達標,這種低質蜂王乳以低價格傾銷,嚴重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蜂王乳的顏色為乳白色、淡黃色,無雜質和氣泡,有蜂王乳特有的香氣,口感酸澀、有辛辣感、回味略甜,不得有發酵、發臭等異味。蜂王乳的水分含量應在62.5%至67.5%之間。消費者要判斷蜂王乳的水分是否合格,可以用手指擠壓一下裝蜂王乳的塑膠瓶,若蜂王乳被擠壓高出瓶口少許形成弧線型液面而不外溢,說明水分適當:如果被擠出的蜂王乳溢出後立即從瓶口順瓶壁流出,則說明水分超標。
呂澤田教授表示,有的假冒蜂王乳摻入澱粉,可在蜂王乳裡滴入一二滴碘酒,如蜂王乳遇到碘酒,顏色為淺黃色或橙黃色則說明是純王漿;如顏料變成藍色或紫色,則說明蜂王乳中可能是摻了澱粉。也有的蜂王乳摻入乳製品,可將蜂王乳與數滴食用堿攪勻,如懸浮物全部溶解,並呈淺黃色透明狀,說明是純蜂王乳;如懸浮物不溶解,並呈渾濁狀,則說明蜂王乳中摻有乳製品。